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65章 两器互拍(1 / 3)

说道深空探测网络,月球自然是其中一环。

目前在月轨运行的鹊桥中继卫星和月表的着陆器都能算作一个探测节点。

探索者机器人自从5月11日降落在月球表面,就已经进行了大面积的探索。

由于鹊桥中继卫星够大,转播能力很强,所以那天的着陆过程进行了全程直播,虽然是720p视频,但码率很高,画面清晰而流畅。

如果是原来设计的鹊桥,很可能会因为带宽不足为了留足操作人员的信息通道,导致画面异常模糊卡顿。

虽然有嫦娥三号任务着陆在前,但嫦娥四号的热度还是非常高,因为大家都很关心那台风格迥异的月球巡视器:探索者大蜘蛛。

毕竟虽然过去长得千奇百怪的探测器不是没有,但蜘蛛样式的还真是第一次见,包括在外网上都有大批老外在观看。

当坑坑洼洼的月球表面出现在摄像机下时,林炬当时的第一反应就是荒凉,太荒凉了。

在低月轨道徘徊准备着陆的着陆器快速掠过月表,然后找准时机减速。

这个过程没有数据的变化对普通人来说什么都看不出来,但不妨碍他们惊讶。

很多人对着陆的印象就是:画面中的月表在变大,环形山快速从一个小圈变成偌大的山峰然后消失在画面外,月壤又在眼前放大和在近月轨道俯瞰差不多,但画面突然定格停住,因为着陆器已经停住了。

这时候人们才反应过来:哦,原来刚刚飞起的微尘就是气流冲起来的啊。

至少在直播中看起来,降落月表的过程非常有欺骗性,这样想就知道阿姆斯特朗在计算机死机的情况下,手动操作着陆器登陆还是很有些技术的。

摄像头从着陆器下方切换到上方,然后着陆器放下两条折叠的合金材质镂空板形成坡道,在画面中,一辆和玉兔一号一模一样的月球车缓缓出现,然后用令人怀疑是否是慢放的速度开下了坡道,在月表上用滚轮留下了属于自己的印记。

150公斤的玉兔二号实际上在低引力作用下只产生了25公斤的下压力,差不多也就是一辆装了不少东西的购物车。

指挥中心和电视机前都响起了掌声,只是没有想象中的热切。

因为他们在等待第二个探测器下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