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11章 调整(1 / 4)

“关于未来的计算机和芯片技术你怎么看?”

林炬:“我并不是很懂这些,所以我让王民江带着微电子部门出来单干,而且黄河半导体将会是多家持股,让整个半导体行业去想。”

上级:“但是你的意见很重要,在航天上你也不是专家,但是新远宇航动力做得非常好。”

话说到这个份上,林炬也不再推脱,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首先,我们要知道推进三进制技术的优点:

第一,三进制技术是全新的,没有国外几十年构筑的专利壁垒,只要我们够快,就能彻底树立权威;第二,在制程工艺落后的情况下,如果软件、硬件配合得当,三进制的性能优势可以超过主流支撑的二进制芯片。”

上级很赞同地点头:“是的,科工委说,这是一个真正可以弯道超车的好机会。”

林炬:“但是,要想达到这些目的,需要在短时间内迅速将三进制技术铺开,从计算机教学、软件开发、生态建设,从eda设计、晶圆制造、封装工艺等多方面腰重新洗牌;

这是一个全新的体系,如果完全适应,那么我们会树立起与现在世界半导体截然不同的产业链,到时候可能在表面,互联网上没什么区别,但是底层应用就是完全不兼容的。”

上级:“某些方面来说,不是坏事。”

华国能撑起三进制,如果真的全面应用,最可能的是外国厂商要想办法适应这套体系而非出走,这么庞大的市场不可能轻易放弃。

“那么,我觉得可以借此机会,抛弃掉原来的一切,另起炉灶干干净净地重构产业链,发挥我们的传统优势,快速占领市场,只要能拿到三分之一的市场,胜利就已经属于我们了。”

传统优势?上级想了想,大致明白了。

“我们的大型半导体企业基本都是国企,所以……会战,半导体会战?”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