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33章 S2100(1 / 4)

三百五十亿到四百五十亿,这是航天局对前进号空间站研发及制造费用的评估。

对于这样一个既能当超大空间站又能作为飞船的人造产物,航天局极为心动,上级对这样的庞大人造物也很感兴趣,特批了200亿元,如果能联合运营前进号空间站,就可以直接出一半的资金。

当然这200亿不是直接的钱,而是一部分给资金,一部分是由航天局按自己的想法参与制造其中的一些舱段。

说到这些,林炬觉得问题不大。

新远在航天技术上实力强劲,但是缺乏高精尖科研设备,一直以来都是买,自己开发很耗费精力。

跟航天局合作,就多了获得最前沿科研设备的渠道。

林炬:“这样吧,6个乘员舱全部由新远制造,服务舱就先一半填充你们的设备和要求,但我有个条件,进度要快,明年10月左右,前进号空间站就应该建造完成了。”

“那么快?”

“您知道的,限制航天的绝大部分条件是运力,舱段我们已经实现了大部分自动化,效率很高。”

佘院士再次叹了口气,将航天当作普通工业来做就是这个好处,能够压低成本,spec和p都是这方面的表率。

“前进号的合作大致就这样差不多,差不多年底五院就有精力去和你们商量细节,对了,你们的新远四号还发展吗?三号已经够用了吧?247吨近地轨道运力,当真是前所未有啊。”

“四号?也许吧,800吨近地轨道运力确实太夸张了,全是用氢氧机硬顶上去的,造价太贵了。”

……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