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50章(1 / 2)

最后,只能看市场宣布答案:三个方子,反响皆好到出奇。

钟奕身家愈发丰厚。作为最初的投资人,张老师亦赚得盆满钵满,渐渐不去想很多,总归动脑的事都有钟奕拍板。他见人先笑,抢先体验了一把养老生活。

张曦在家里吐槽:“我看啊,爸是恨不得认钟奕做儿子了。”

张老师摇头,有点遗憾:“那也得他愿意才行。”

张曦惊了。

这还真考虑过?

张老师瞥女儿一眼,“想哪去了?你啊你,这都几年了,没见你带个男朋友回来。”

张曦松口气。

还好还好,老爸大概只是借题发挥,重点还在于吐槽自己。

她说:“男朋友哪有赚钱重要。”

张老师“啧”了声,不置可否。

张曦问:“对了,你有没有问过钟奕,毕业以后,他有什么打算?”这时候,正是张曦的毕业季。

张老师皱眉:“他之前好像说过一次,想回海城……海城有什么好?哦,倒是有个化工新型产业园,可我研究过政策,比不上咱们这儿。”几年下来,积攒的销路都在京市。如果真回海城,钟奕说不上重新开始,可物流方面得重新布线,与当地官员的关系也要重新攀起,想想便觉得十分麻烦。

张老师考虑:“——真要挪地方,也得找个偏一点的、开销低的。”这几年,国家为了扶持偏远地区发展,出台了很多措施。

张曦提醒:“话不是这么说的。得去问问他。”

这一问,就问出事儿来了。

钟奕坦然:“会回海城,迁厂成本由我承担,不考虑其他选择。”

张老师:“……”

钟奕:“老师要是有什么想法,可以提。如果实在谈不拢,我可以按照现在的产值,把您那份初始投资折还给你。”

这话说的。

当年,两人协商良久,张老师最后投了一百二十万,换三成话语权。

虽然到后面,工厂始终是钟奕的一言堂。可钱实实在在,都到了张老师账上,张老师也乐得轻松。

如今,钟奕这样讲——

张老师:“你到底是怎么考虑的?”

钟奕想了想,按照习惯,列出:“首先,老师,你也知道,我这些年一直在盛源做事。而京市这边只是盛源的分公司,本部还在海城。其次,我是海城人,离开家乡四年,可到现在,还是不太习惯京市这边的风土人情。”

张老师:“行了行了,我算知道,你小子,向来一套一套。以你现在的身家,没必要一直待在盛源吧?”盛源给钟奕开的工资,再高也不过年薪几十万。哪怕回到海城后钟奕升职,也不过百万。

哪里比得上工厂这边?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